思乡的经典散文(必读五篇)
思乡
文/任秉文
我喜欢下雨。下雨的天气总能让人多愁善感,勾起内心沉淀的情绪。北方很少下雨,至少我来的这几年,没见过多少雨。眼看着乌云密布,不消片刻,又云消雾散,让本已在酝酿中的情绪难以发泄。
喜欢下雨,其实是思乡心切。有了孩子之后,母亲来阜照顾我们。老家里,爷爷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不会做饭,也不愿天天到爷爷那里蹭饭,多数时候是和朋友们一起吃。无数次想一个问题,每天都会有那么多朋友一起陪着吃饭吗?这答案,其实我内心有。
乡村,不比城市。即便你想天天聚餐,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家餐馆。你要真是天天去,饭店老板不见得会把你当好的顾客,反而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那么,父亲的吃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不愿意问,他也不愿意说。
虽然江南多雨,但家门口小池塘的水还是近乎干涸了,我在家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母亲甚至自己出钱请来挖掘机,将这口不属于我们家的池塘挖深了,原因无他,这口池塘在我家门口。然而现在,小池塘却近乎干涸了。没有人再问这件事,父亲不关心这事,爷爷心有余而力不足。
小池塘的干涸,会让爷爷给院子里的花草、蔬果浇水更困难,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池塘毕竟不是他一个年近八零岁的老人家可以自己挖的。再下雨,也很难听到雨滴噼里啪啦打在水面上的声音了。
说起江南,总感觉很远,但距离老家真的远吗?从阜阳的家到老家,不过六个小时而已。但一算下来,时间竟不够用。一来,火车的时间,有固定的时刻;二来,放假的时间不过几天,如果回家,路上就得耽搁两天。
有几年没回家了,很想家,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格外引起人思乡的情绪。很多时候,特别羡慕家就在阜阳的同事朋友,出门有朋友、在家有父母。每每想到,我在城市,而爷爷父亲守在乡村,心里总觉得难受。
无数次梦回江南。无非是根在那儿,父亲在那儿,爷爷在那儿。当下雨的时候,雨滴落下,敲打心房,总是记起家乡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些人里有我,这些事里有我的童年,有我对于未来一切美好的祈愿。
闻桂思乡
文/谌督
秋夜,独自漫步在校园里,便又闻到一阵桂花香。
桂树是平平无奇的,不开花的时候,便很难辨认。其实桂花也极不起眼,小小的一簇,隐于叶间,若无这浓郁的花香,也多半会逃过行人的眼睛。桂树也长得很慢,记得家中院里的桂树,自我幼时便在那儿,据母亲说,已有几十年树龄,但它年年春天抽芽长叶,秋天风送桂香,这许多年过去了,似乎也没太大变化。平日里只觉校园草木葱茏,赏心悦目,却不期还能闻到这熟悉的桂花香。
家中的桂树想来也应开花了,故乡的仲秋,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日子。夏日的炎热已然远去,深秋的萧瑟却尚未到来。清晨会有如梦似幻的晨雾,入夜也会听到仍是欢声的虫鸣。晴日里长空如洗,秋月如珪,纵有秋雨,这时的雨也是清丽而凉爽的。而我此刻若尚在故乡,应是坐在书桌前,就着晚风送来的桂香,在隐约的虫鸣声声中想象着远方的模样。
桂花的花期不短,且常是低处的花已落了,高出的花才迟迟地开放,以是院中常常积着一地落花。落花的颜色由原来的乳白变成了浅黄,却仍是香气袭人。这时便可扫了些来,泡成一杯花茶。其实自制的花茶味道并不很馥郁,然而单是那一缕清新与甜香,便也足以让人记住这故乡的味道。
然而我在闻到了这异地的桂香之后,才发觉我似是无法再在故乡的仲秋时节,在醉人的花香中扫取些落花,泡出一杯花茶了。又想起也是这样的一个浸在花香里的秋日,一位朋友在写信时,折了一小枝桂花装入信封中。当时我还颇为不解,对她说等信寄到了,花也谢了。然而此刻我却多么想收到一枝来自故乡的桂花,去回味那杯花茶里的芬芳。
当初离开故乡时,并未有太多伤感,或许年轻的心总是向往远方,又或是自知相见有期,归乡有时,这样的离别,便渐渐变得寻常起来,纵有不舍,也只是片刻之事。然而此刻这异乡的桂花却提醒了我,我确是已远离故乡了。
故乡终是会渐行渐远的,现在每年还能回去两次,而将来这样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或许有一天,恍然惊觉,才发现再也回不去了。在那些离开的、遥远而漫长的日子里,故乡的花开了又落,故乡的水涨了又退,和我们一样,故乡从未停下过她的脚步。然而自从我们与故乡分别之时,彼此的记忆便被永远的定格,故乡里,只剩下了那个踏上旅程的年轻背影,而我们心中,关于故乡的,也只留下了最后一次回眸时温柔又哀伤的模样。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