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格言联璧》
二、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警世通言》
三、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
四、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五、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三十六计》
六、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晏子春秋》
七、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格言联璧》
八、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炅则气泄,寒则气收。——《本草纲目》
九、学求其于世有济,事行乎此心此安。——《警世通言》
一零、凡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格言联璧》
一一、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战国策》
一二、橘生北则为橘,生于南则为枳。——《晏子春秋》
一三、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战国策》
一四、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一五、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格言联璧》
一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格言联璧》
一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乐此不疲。——《警世通言》
一八、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格言联璧》
一九、言吾善者,不足为喜;道吾恶者,不足为怒。——《警世通言》
二零、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二一、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太玄经》
二二、戎狄志态,不与华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书》
二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世皆垂泪涕泣。——《战国策》
二四、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
二五、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全。——《韩非子》
二六、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本草纲目》
二七、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二八、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晏子春秋》
二九、做官乃造福之地,而人以为享福之地。——《格言联璧》
三零、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
三一、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三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三三、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战国策》
三四、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格言联璧》
三五、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格言联璧》
三六、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警世通言》
三七、以财交者,则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三八、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三九、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
四零、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格言联璧》
四一、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韩非子》
四二、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本草纲目》
四三、痰有六:湿、热、风、寒、食、气也。饮有五:支、留、伏、溢、悬也。皆生于湿。——《本草纲目》
四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警世通言》
四五、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三十六计》
一/二 一 二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