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很多人喜欢饭后就散步,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马上散步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因此饭后最好静坐闭目养神一零—三零分钟再散步。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散步时最好上身挺直,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而且走路最好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
二、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于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患者来说,如果进食后立刻进行散步,而且散步时间长,就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最好餐后一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注意步速不要过快。
三、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对于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来说,饭后是禁忌立即散步的,因为饭后立刻散步会增加胃肠蠕动,吃进去的食物会对胃壁产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四、贫血、低血压患者一般在吃饭后,胃就会开始工作,大量血液会集中在胃部,提供消化的机能。
而如果这时候散步,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
因此,建议这一类人可以选择早起散步。
那么,饭后散步到底适合哪些人呢
其实,“饭后百步走”相对来说还是适合大部分人的,但是最适合的是那些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
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二零分钟,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并且“饭后”是在进食完二零~三零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散步。
而且,真正的“百步走”应该是“摆步走”,不是急行军、锻炼式的散步,而是摆动手臂,悠闲地慢慢溜达。
研究证明,散步时摆动双臂有助于血液循环和增强心脏力量,这也是乐队指挥多长寿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散步时两臂有节奏地前后摆动,有利于恢复。
饭后散步是一种健康的养生模式,但是对于有以上四类疾病的患者,不建议饭后立即散步,大家都看懂了吗
饭后到底应该散步还是不应该
爱情,一个漂亮而荒诞的词九三一一
散步能消耗人体大量热量,可是有些人饭后不想去散步那就不要一吃完饭就坐下,你可以站几分钏也可以那样来回走动。
也可以来回搓自己的肚子,可以增加消化。
但要记得,吃完饭走太匆忙会胃痛的,更不会消化了。
饭后休息好,还是适当散步好饭后需要隔半个小时左右再散步是最好的。
切忌不要再饭后立即散步,以为那样是助消化,帮助身体的做法,反而这样做,还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伤害身体。
饭后最好休息一下,静坐三零分钟再活动;散步以速度适中,不觉得疲劳为宜,比如先慢慢溜达一会儿,然后再加快节奏,否则脏器会承受不了运动的压力;每次二零—三零分钟,运动量不要过大。
需要提醒的是,饭后的散步不宜安排在午饭后,因为中午日光强烈,温度高,最好是晚饭后散步。
饭后立即散步影响消化功能。
因为饭后消化道需要大量血液帮助消化,如饭后立即散步,则血液分布在肢体活动部位,致使消化道供血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可引发慢性胃肠病,或者加重消化道溃疡。
此外,饭后胃部处于充盈状态,即使是很轻微的运动也会使胃受到震动,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可能导致胃下垂。
还有,对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人来说,饭后大量血液集中到消化道,大脑供血相对减少,易出现轻微的缺血,可导致头昏、乏力、眩晕、肢体麻木,有昏昏欲睡的感觉,此时散步易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