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中这一段最佳最有名,无出其右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诸葛亮的有关淡泊宁静的名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王维《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传达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诗句是什么佛经上有一句话,叫做“无欲则刚”,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
和尚在寺院里修炼一辈子,末了没有一个不想上西天的;道士整日闭关打坐,末了没有一个不想白日飞升的,可见虽然“无欲则刚”,但要做到“无欲”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
古人常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是对山河雄伟的赞美,说明海的大,山的挺拨。
也可比喻人的胸怀宽广、大度,即要有宽容的性格,又要为人要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欲,要大公无私,方可站得稳,行得正,无私则无畏。
我知道一个典故,当年左宗堂被派戊守新疆,途中路过林则徐(已经被免职)的家,林送左一副对联以示勉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解释 “枨也欲,焉得刚
”时说“人多嗜欲,则屈意徇物,不得果烈”。
“此章仅言多欲不得为刚,非谓无欲即是刚。
如道家庄老皆主无欲而尚柔道,亦非刚德。
” 我想林则徐的意思和论语这条更近,是儒家的,是做人为官的一种操守,和释、道讲“无欲”不是一回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中国过去有句俗话,叫做“宰相肚里能行船”。
姑且不论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是有肚量的人,但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泛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中的“欲”意思是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
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
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
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
贪求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势欲等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
有个诗句,五言的,大概意境还是很淡泊宁静的,可能是苏轼的,实在想不起来了...《书王定国所藏王晋路卿画著色山》其一,诗曰:“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
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
”还不如这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