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气息,带着悸动而充满朝气的情谊,呼啸而来,而那群曾经的伙伴如今却已经散落在天涯。
有哪些体现归家心切的诗句⑴除 夜 作 〔高 适 旅馆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关于守望的优美语句有哪些一、南昌郡器宇轩昂的滕王阁在一个阴雨霏霏的傍晚,终于迎来了神情忧郁的大唐才子王勃。
王勃背着简易的行囊,缓缓地行走在通往江南的崎岖蜿蜒的古道上。
沿途的湖光山色让他淡泊的心绪变得透亮,洗尽京城的风尘,避开人生路途的磨难,大唐的天空忽而就变得清澈瓦蓝。
二十六岁的王勃走出喧嚣的京城,走进唐朝美好的春光里来……… …二、对于滕王阁,我是很钟情的,我曾经在一首歌里写道:“有一首歌,唱的是滕王阁,王勃当年豪情化作墨,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千年的文采化作赣江的波。
滕王阁,滕王阁,多少丰碑把你铭刻。
有一首歌,唱的是滕王阁,王勃当年挥毫大泼墨。
鱼舟唱晚归家,雁阵惊寒回窠。
暖暖的情怀把和谐讴歌。
滕王阁,滕王阁,多少丰碑把你铭刻。
”… …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仰望着毛泽东那苍劲有力的草书,又身置伟楼之中,不尽感叹诗人那神来之笔,虽为概写,也尽收了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远近景物异彩纷呈的画面。
置身于如此美景,游人深感不虚此行:“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四、登临滕王阁,自然会想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和它的作者王勃。
“阁以文传,文以阁名”。
这位天才少年诗人以一鼓作气之序,令这座江南伟楼名满天下,流传千古。
甚至,王勃的天才之序 ( )往往盖过楼阁之盛名。
由此,又让人想起另两座江南名楼黄鹤楼和崔颢的《登黄鹤楼》诗、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一/二 一 二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