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二、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三、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四、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六、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八、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九、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一零、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一一、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一二、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一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一四、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一五、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一六、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一七、以虞待不虞者胜。
一八、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一九、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二零、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二一、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二二、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二三、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二四、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二五、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二六、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二七、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二八、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二九、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三零、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三一、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三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三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三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三五、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三六、人无常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定法。
三七、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三八、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三九、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四零、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四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四二、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四三、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四四、胜不骄,败不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