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二、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四、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六、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七、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
八、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一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一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一二、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一三、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一四、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一五、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一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七、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一八、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一、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二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二四、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二五、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二六、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二七、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二八、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二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三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一、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三二、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三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三四、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三五、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三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三七、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三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四零、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四一、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四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四、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四五、见侮而不斗,辱也。
四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四七、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四八、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四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五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五二、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五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五四、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五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五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五七、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五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五九、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六零、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六一、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六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六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六五、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六六、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六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六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六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七零、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七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七二、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七三、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七四、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七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七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七七、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七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七九、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八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八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八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八四、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八五、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八六、报国之心,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