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二、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四、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六、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七、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八、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九、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
一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一三、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一四、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
一五、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一六、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一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八、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一九、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二零、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二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二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三、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四、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二五、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二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二七、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二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九、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三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三一、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三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三、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三四、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三五、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三六、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三七、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三八、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三九、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四零、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四一、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四二、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四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四、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四五、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四六、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四七、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四八、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四九、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五零、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五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五二、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五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五四、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五五、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五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五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五八、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五九、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六零、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六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六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六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六四、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六五、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六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六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六八、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六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七零、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七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七三、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七四、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七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七七、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七八、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七九、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八零、相对向、斜阳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