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二、若要长寿,经常吃素。
三、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四、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五、灭虱没有巧,换衣常洗澡。
六、好人难得六月泻。
七、臭虫满墙爬,药罐手中拿。
八、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九、三肿三消,预备铁锹。
一零、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
一一、欲得水肿消,赤豆煮粥好。
一二、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一三、走好的疖子睡好的眼。
一四、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一五、鱼过千滚,吃肚自稳。
一六、胃炎通便吃香蕉,健胃补脾食红枣。
一七、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
一八、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一九、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
二零、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二一、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二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二三、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二四、采得一七九,神仙来吃酒。
二五、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二六、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二七、药方无贵贱,效者是灵丹。
二八、有形之火不可纵,无形之火不可残。
二九、三月茵陈四月蒿,华佗劝君须记牢。
三零、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
三一、不喝酒,不吸烟,病魔见了都靠边。
三二、冬忌生鱼,夏忌狗肉。
三三、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三四、鱼吃新鲜米吃熟。
三五、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三六、深栽洋芋浅栽姜。
三七、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
三八、饿不洗澡,饱不剃头。
三九、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零、欲增血小板,花生衣煮饭。
四一、吃大蒜,治肠炎,绿豆解暑功效显。
四二、甘草外号叫国老,解毒和药本领高。
四三、感冒不是病,不治要了命。
四四、伤筋断骨一百天。
四五、母鸡清火雄鸡燥火,梢鲢搜病甲鱼滋阴。
四六、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伴毒蛇眠。
四七、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四八、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四九、瓜豆消肿又利尿,降胆固醇花生好。
五零、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五一、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五二、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
五三、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五四、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
五五、穿山甲,王不留,产妇服了奶长流。
五六、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五七、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五八、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五九、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六零、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六一、端午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六二、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
六三、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六四、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六五、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六六、吃药打针,不如拔罐。
六七、识得山中草,百岁还太早。
六八、剃头洗脚,赛过吃药。
六九、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身轻眼不花。
七零、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
七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七二、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七三、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七四、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七五、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七六、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七七、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七八、冬令进补,三春打虎。
七九、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八零、喝开水,吃熟菜,身体健康少病害。
八一、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八二、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八三、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
八四、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
八五、三月三月,芥菜当灵丹。
八六、肝之液是泣,肺之液是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