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二、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六、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九、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一零、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
一一、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一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五、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一七、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一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二零、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二一、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二二、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二三、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二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二五、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二六、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二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二八、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零、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三一、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三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三、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三四、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六、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三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三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四零、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四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四二、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四三、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四四、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四五、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四六、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
四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四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四九、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五零、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五一、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五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五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五四、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五五、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五六、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五七、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五八、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五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六零、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六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六二、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六三、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六四、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六五、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六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六七、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六八、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六九、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七零、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七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七二、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七三、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七四、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七五、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七六、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七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七八、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七九、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八零、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