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铲子切菜——不地道(抵刀)
二、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三、茶馆里招手——胡(壶)来
四、炒咸菜不放盐——有言(盐)在先
五、狗吃青草——装样(羊)
六、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七、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八、怯木匠——就是一句(锯)
九、寿星弹琵笆——老调常谈(弹)
一零、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一一、裁缝师傅买田——千真(针)万真(针)
一二、带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一三、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一四、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一五、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
一六、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一七、冻豆腐——难办(拌)
一八、和尚的房子——妙(庙)
一九、线板上的针——憋(别)着
二零、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
二一、城隍老爷卖胡豆(蚕豆)——鬼吵(炒)
二二、饭锅里冒烟——迷(米)糊了
二三、春秋望田头——专门找差(岔)儿
二四、旱魅拜夜叉——尽(精)见鬼
二五、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二六、空中挂灯笼——玄(悬)了
二七、长就的牛角——值(直)不得;直不了
二八、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二九、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三零、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三一、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三二、草帽烂了边——顶好;没言(沿)
三三、张天师跪在泥水里——求情(晴)
三四、怀里揣棉花——软(暖)心
三五、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三六、蚕宝宝牵蜘蛛——私(丝)连私(丝)
三七、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三八、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三九、面条点灯——犯(饭)不着
四零、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四一、和尚梳头——没法(发)
四二、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锯)
四三、秃子脱帽子——头名(明)
四四、荞麦皮打浆糊——两不沾(粘)
四五、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四六、拐子进医院——自觉(治脚)
四七、不放酱油烧猪蹄——白提(蹄)
四八、玻璃菩萨——明白人(神)
四九、歪头和尚拜忏——不对劲(颈)
五零、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五一、花椒掉进大米里——麻烦(饭)了
五二、赵匡胤流鼻血——正(朕)在红
五三、和尚拖木头——出了事(寺)
五四、草帽子当锣——想(响)不起来
五五、沙滩上行船——搁(起)浅了
五六、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五七、两手捧寿桃——有理(礼)
五八、河边洗黄莲——何(河)苦
五九、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六零、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六一、怀里揣蓖子——舒(梳)心
六二、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六三、土杏儿——苦孩(核)子
六四、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六五、朝天放枪——空响(想)(比喻白费心思达不到目的)
六六、寿星打靶——老腔(枪)
六七、两口子锄地——不顾(雇)人
六八、两把号吹成一个调——想(响)到一块来了
六九、小苏他爹——老输(苏)
七零、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七一、豆腐干煮肉——有份数(荤素)
七二、狗吃豆腐脑——闲(衔)不着
七三、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七四、苍蝇见粪堆——盯(叮)住不放
七五、张果老的驴——不见奇(骑)
七六、城墙上挂钥匙——开诚(城)相见
七七、咸盐吃多了——尽管闲(咸)事
七八、茶食店失火——果然(燃)
七九、城隍出主意——诡(鬼)计多端
八零、怀儿婆过独木桥——铤(挺)而(儿)走险
八一、秤砣掉进大海里——富(浮)不起来
八二、八月间的核桃——满人(仁)
八三、萤火虫的**——没大量(亮)
八四、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五、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