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 是什么意思

宵衣旰食的意思、宵衣旰食怎么读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宵衣旰食 基本解释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10V中文字网

宵衣旰食 详细解释

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矧又时运方屯,物情犹郁,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也作「旰食宵衣」、「昃食宵衣」。10V中文字网

10V中文字网

网络解释

宵衣旰食
宵衣旰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xiāo yī gàn shí,意思是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出自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10V中文字网

宵衣旰食近义词

废寝忘餐 孜孜不倦 夜以继日 专心致志 旰食宵衣 夙夜不懈 日理万机 卧薪尝胆 握发吐哺 临池学书 废寝忘食 10V中文字网

宵衣旰食反义词

得过且过 醉生梦死 游手好闲 10V中文字网

宵衣旰食造句

  • 1、周恩来总理宵衣旰食,日理万机,得到人民的爱戴。
  • 2、几十年来柳周宵衣旰食,为江山社稷日夜操劳,最容不得惰政贪墨。
  • 3、他多次自励,只要能“救乱”,那怕是宵衣旰食,头上再添几许白发,也在所不计。
  • 4、他是封建政权的反动头子,可是在生活上却"宵衣旰食",经常不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