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七侠五义.第八四回》:「但见一片白茫茫,沸腾澎湃,由赤堤湾浩浩荡荡,漫至赤堤墩,顺流而下。」也作「浩浩汤汤」。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红楼梦.第一四回》:「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浩浩荡荡
浩浩荡荡,读音hào hào dàng dàng,汉语成语,释义为原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出自《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有咨。
声势赫赫 汹涌澎湃 声势赫赫 大张旗鼓 气壮山河 波澜壮阔 浩浩汤汤
零零星星 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