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 是什么意思

榜眼的意思、榜眼怎么读
拼音:[bǎng yǎn]

榜眼 基本解释

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TtD中文字网

榜眼 详细解释

科举时代殿试第二名。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黄巢意中惊疑,未免且去探榜,行得数步,探听得试院开榜了,却是别人做了状元,别人做了榜眼,别人做了探花郎。」 TtD中文字网

TtD中文字网

网络解释

榜眼
榜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ǎng yǎn,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TtD中文字网

榜眼造句

  • 1、他是今年的高考榜眼
  • 2、自明代弘治以降,有状元1名、榜眼1名、传胪1名、进士者13名、副榜4名、举人30余名,著作达100多部。
  • 3、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
  • 4、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