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 是什么意思

中书省的意思、中书省怎么读
拼音:[zhōng shū shěng]

中书省 基本解释

官署名。始设于魏晋,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至唐代,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经门下省审复,交尚书省执行。元代废门下、尚书两省,由中书省总领百官,成为国家政务中枢。明初袭元制,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LBJ中文字网

LBJ中文字网

中书省造句

  • 1、彼此权力分限也并不清楚,有时两处政令不一,既让中书省的郎官们处事尴尬,也让下面具体执行的六部五寺莫知所从,只好根据接到政令的时间先后来办事。
  • 2、史料记载,忽必烈为了严肃法纪,加强吏治,在中书省门前建了个“登闻鼓”,凡是大冤无处申诉的,可随时前来击鼓鸣冤。
  • 3、高宗时,政事堂改设在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