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试 是什么意思

廷试的意思、廷试怎么读
拼音:[tíng shì]

廷试 基本解释

1.科举制度会试中式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通常称殿试。v2t中文字网

廷试 详细解释

科举时代,会试通过的考生,天子在朝廷亲试。
《明史.卷七○.选举志二》:「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 v2t中文字网

v2t中文字网

网络解释

廷试
廷试,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其制始于唐武则天时,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沿用之。 v2t中文字网

廷试造句

  • 1、徐奭在廷试时所作的《铸鼎象物赋》,为时人所推重,名噪天下。
  • 2、明朝景泰年间,泉州晋江人史云济,廷试二甲进士后即皈依佛门,法号秒应,精通佛像,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高僧。
  • 3、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