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怀赠故人 -
唐,孟云卿
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
人生早罹苦,寿命恐不长。
二十学已成,三十名不彰。
岂无同门友,贵贱易中肠。
驱马行万里,悠悠过帝乡。
幸因弦歌末,得上君子堂。
众乐互喧奏,独子备笙簧。
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
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生苦短的悲情人物,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名利难成。在诗中,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知音的渴望。
首句“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晨鸟在飞翔,草上布满了霜。这个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萧瑟的感觉,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接下来,“人生早罹苦,寿命恐不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生苦难重重,生命短暂。这种消极的情绪贯穿了整首诗。
“二十学已成,三十名不彰。”这句话反映了诗人才华横溢却名利难成的困境,让人感到无比遗憾。
“岂无同门友,贵贱易中肠。”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同窗好友,但因身份地位的悬殊而感到心中难受。
“驱马行万里,悠悠过帝乡。”诗人驱马远行,路过帝乡,表现了他不甘现状,寻求出路的决心。
“幸因弦歌末,得上君子堂。”诗人因为自己的才华得以进入君子的殿堂,感到十分幸运。
“众乐互喧奏,独子备笙簧。”在众多乐器演奏的热闹场面中,诗人独自奏笙,显得孤独而失落。
“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诗人感叹在座的人中没有知音,自己无法得到神采飞扬的快乐。
最后,“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诗人希望借助高风的力量,感动白日光,传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渴望知音的心情。
整首诗以悲凉的基调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