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年妙莲阁 - 宋,宋景年

上方危阁化无踪,平顾摩空万桂丛。
自有莲华发泥下,何须芝草遍山中。
石桥暮隔霏霏雨,翠壁寒供凛凛风。
弹指凭准开户牖,向来禅观仰群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壮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山水的热爱。 首联“上方危阁化无踪,平顾摩空万桂丛”中,诗人将高耸入云的阁楼形容为消失在视线之外,仿佛化为了虚无,而眼前则是耸立在空中的万棵桂树,给人一种壮丽之感。诗人通过描绘阁楼的消失和桂树的耸立,展现出山川的雄伟和壮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颔联“自有莲华发泥下,何须芝草遍山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生于淤泥之中的莲花自有其美,无需在山中遍地生长的芝草。这里诗人借用了莲花和芝草两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山川风物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颈联“石桥暮隔霏霏雨,翠壁寒供凛凛风”则描绘了雨后的石桥、翠壁和寒风,给人一种清新、幽静之感。诗人通过描绘石桥、翠壁和寒风等自然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山川的壮美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尾联“弹指凭准开户牖,向来禅观仰群公”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和敬仰之情。诗人认为,在短暂的人生中,禅宗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打开心扉,放下烦恼和忧虑,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诗人通过表达对禅宗思想的感悟和敬仰之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川风物的描绘和对禅宗思想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禅宗思想的敬仰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