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 -
宋,释云林
沧海尘生望不还,虚空粉碎步方艰。
时人欲识今行履,一衲萧然云岭间。
《归山》是宋代僧人释云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首句“青山不改绿水长”,以青山和绿水作为画面的主体,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青山”象征着永恒不变,而“绿水”则代表着生命的延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禅宗思想中的“不生不灭”。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诗人将视线从山水转向了人烟。白云深处的人家,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与世无争的感觉。这里的“白云深处”象征着禅意生活的境地,而“人家”则代表着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禅宗思想中的“无我”。
第三句“闲来无事不从容”,诗人通过自己的心境来表达对禅意生活的理解。在禅意生活中,人们不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扰,心境变得从容自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禅宗思想中的“无住”。
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诗人通过对日暮时分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日暮”象征着人生的晚年,而“乡关”则代表着诗人心中的故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暗示了禅宗思想中的“回向”。
总的来说,《归山》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蕴含着禅宗思想,如“不生不灭”、“无我”、“无住”和“回向”,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