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三、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四、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六、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七、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一、言必信,行必果。
一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一三、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一七、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一八、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一九、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二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二、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二三、满招损,谦受益。
二四、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五、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二六、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二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八、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二九、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三零、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三一、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三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三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四、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三五、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三六、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三七、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三八、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三九、友如作画须求淡,邻有淳风不攘鸡。
四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四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通过不知难。
四三、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四四、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四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六、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四七、言不信者,行不果。
四八、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四九、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五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一、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五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五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五四、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五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五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五七、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五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五九、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六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六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六二、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六三、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