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爱打人,还不讲道理,该怎么办?

前几天一位妈妈的来信说,“儿子刚刚两岁,动不动就丢东西,发脾气,还经常打人,本来想着跟他讲道理,可是有朋友说不如直接打一顿有效。我该怎么做呢?” ri4中文字网

常常收到这样的来信,特别是家里男宝。 ri4中文字网

这样的麻烦似乎更多一些。 ri4中文字网

因为男孩似乎更喜欢“动手”,而且脾气也更倔强一些。 ri4中文字网

还记得跟一位妈妈聊天。 ri4中文字网

“我儿子不怕打,你打他,他反而撅起屁股让你打,真的打了也不会哭。” ri4中文字网

“是不是不敢用力?” ri4中文字网

“用力也没用,他皮实。” ri4中文字网

面对这样的娃,爸妈有时候真的会束手无策。 ri4中文字网

可是,我们真的够耐心吗? ri4中文字网

真的尽心了吗? ri4中文字网

而且,足够尊重宝贝吗? ri4中文字网

ri4中文字网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陪宝贝玩的时候。 ri4中文字网

看到一个1岁多的小女孩抱着一个水壶兴冲冲地从我面前跑过。 ri4中文字网

她才刚跑到滑滑梯边上。 ri4中文字网

妈妈就迅速地追了过来。 ri4中文字网

我以为妈妈是怕宝贝摔倒,所以急忙去照看。 ri4中文字网

没想到她跑过去就拉住宝贝,然后把她怀里的水壶给抢走了。 ri4中文字网

宝贝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得很伤心。 ri4中文字网

可是妈妈不为所动,拿着水壶匆匆折返,递给了另一位妈妈。 ri4中文字网

看来这个小女孩把另外一个宝贝的东西作为战利品了。 ri4中文字网

送回去之后。 ri4中文字网

她就回来抱起宝贝,然后安慰小宝宝。 ri4中文字网

“不要哭,我们回家拿自己的水壶。好不好。” ri4中文字网

宝贝还是大哭着。 ri4中文字网

她耐心地安慰着“我们现在就回去,来,你看那边是什么?” ri4中文字网

宝贝还是哭着。 ri4中文字网

妈妈就抱着她,然后边哄边离开了。 ri4中文字网

这位妈妈其实是一位脾气不错的母亲,因为面对小宝宝的苦闹,耐心地接纳,然后给予安慰。 ri4中文字网

可是她忽视了一点,没有跟宝贝好好说话。 ri4中文字网

很多的大人都喜欢采用“先斩后奏”的方式来对付宝贝。 ri4中文字网

常见的就是先伤害你,再安慰你。 ri4中文字网

反正我是你的父母,你最后还是得依赖我。 ri4中文字网

为什么会这样做,往往是觉得这个方法省时间。 ri4中文字网

直接抢走,给送回去,看上去干净利落。 ri4中文字网

管你什么想法,反正你这样做就是不对,没时间跟你讲道理。 ri4中文字网

还有一个原因是觉得宝贝听不懂,直接粗暴一点更好。 ri4中文字网

可是宝贝真的不懂么? ri4中文字网

诚然,对一个1岁多的宝贝说道理,肯定是行不通的。 ri4中文字网

那这位妈妈能怎么办? ri4中文字网

不需要讲道理,但是可以告诉宝贝怎么去做。 ri4中文字网

其实1岁多的宝宝是能听懂父母简单指令的。 ri4中文字网

比如“放下这个” ri4中文字网

“把小手拿起来” ri4中文字网

“把这个给妈妈,把这个给爸爸。” ri4中文字网

所以,在宝贝拿了这个水壶之后,她肯定觉得开心。 ri4中文字网

母亲可以抱起她,来到水壶的主人那。 ri4中文字网

告诉宝贝,“这个水壶不是宝宝的,是这个小哥哥的。” ri4中文字网

宝贝当然不会这么轻易交出来,我们也不能期待她主动还回去。 ri4中文字网

但是可以继续告诉宝贝:“你可以把这个水壶给那个哥哥吗?” ri4中文字网

这时要用手指指出来,让她明白这个指令。 ri4中文字网

接下来就看宝贝的行为了。 ri4中文字网

有的宝贝还真的还了回去,因为她可能又喜欢另外一个东西。 ri4中文字网

有的宝贝却抱得更紧了。 ri4中文字网

这时母亲可以拿东西跟她交换,或者转移她的注意力。 ri4中文字网

如果还是不行,而对方又必须需要。 ri4中文字网

那就可以明确告诉宝宝:“你不给哥哥,那妈妈来拿了。” ri4中文字网

然后可以拿走,当着她的面还给水壶的主人。 ri4中文字网

接下来再继续安慰或者转移宝贝的注意力。 ri4中文字网

这个时候宝贝也会哭。 ri4中文字网

但是她的感受应该不一样。 ri4中文字网

因为之前那样的抢夺,宝贝更会感到母亲的背弃。 ri4中文字网

而这时也会伤心,可她能感受到母亲已经尽力了。 ri4中文字网

宝贝对母亲的言行举止是非常敏感的。 ri4中文字网

所以,不要指望着说太多道理。 ri4中文字网

因为宝贝不一定明白。 ri4中文字网

可是,我们能用行为来让宝贝感受到你的爱,还有规则。 ri4中文字网